每個玩遊樂器的人,或許都夢想過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遊戲卡帶」。
但是進入遊戲產業的門檻並不低,若還要能夠以此維生就更不容易了。再加上,沒有(曾經有機會,但沒能成功)原生遊樂器產業的台灣,要想打造自己的遊樂器遊戲,就更遙遠了。
但如果退一步想,假如只是設計卡帶外標籤的話,那麼難度似乎就一下降低了不少。
在遊戲媒體還沒有進入光碟片或下載購買年代以前,遊樂器平台的主流媒體便是各種外型、尺寸不一的ROM卡匣。
大変お待たせいたしました! 『わたしのファミカセ展』の本年度のエントリー作品162本をウェブサイトに掲載いたしました。お楽しみください〜! https://t.co/RE3ObFXege pic.twitter.com/okW0nSTTwN
— METEOR (@meteor_club) 2016年5月10日
而今年「我的紅白機卡匣展 2016」所展出的作品,共有162款。
這些卡匣不用說,當然都是虛構的遊戲。其中有許多是戲諷真實存在的知名遊戲系列,也有很多結合了日本社會的時事題材;當然也有一大部分純粹著重在視覺設計的美感展現。
比較可惜的是,對於不熟悉日文或FC遊戲的人來說,或許理解這些作品的笑點或梗有點困難。但許多作品純粹以影像藝術的角度來欣賞,也是非常傑出的創作成果。
以下就介紹其中幾「塊」有趣的作品。






雖說不是為了參展,不過「自己的卡匣標籤自己印」這種事情幾年前筆者也曾經嘗試過,當時是直接以掃描器掃描原裝卡帶外觀後,以向量繪圖軟體描出卡帶圖案,並做簡單的影像合成,輸出剪裁好之後以美術噴膠黏貼到卡帶上。例如這塊「FC版Google+」:


這個卡帶標籤的.eps檔案可以在此下載,其中包括了一個文字已轉外框的範例,建議用Adobe Illustrator 6開啟。
延伸閱讀:
わたしのファミカセ展 2016 活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