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真正的遊戲神曲,除了《火の鳥》之外,《希特勒復活(ヒットラーの復活/Bionic Commando)》的配樂,絕對是其中之一。
其實我常想,會喜歡這些遊戲的音樂,是不是因為它們本身都是非常困難的遊戲;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都得為其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不斷地重試、不斷地挫敗,還得在媽媽眼皮下偷偷地玩,承擔了很大的痛苦與煎熬——而在那痛苦之中,萌生了一輩子的愛。
我真的非常地喜歡這款遊戲。免不期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幻想自己的左手也是能伸縮自如的鋼鐵爪,像蜘蛛人一般飛來飛去。小時候不懂事,還擅自地幫主角加上了許多詭異的補充設定XD,像是他能到處跑來跑去,但為什麼不能跳呢?
國中的時候,班上轉來了一位左腳萎縮的同學,他每天都穿上厚重的鐵鞋與鐵製的綁腿,他也不太能跳,但也可以一拐一拐地快跑(然後去打同學),我的問題豁然開朗了,原來是這樣呀!
而且這位腳不方便的同學非常地兇殘,是會把鐵椅丟到同學頭上的狠角色。說起來有點誇張,但當連我都被他霸凌時,卻有一種被心目中英雄人物「照顧」的詭異斯德哥爾摩感,我真是頭殼壞去了。
前幾年,這款遊戲也被重製了,重製的過程非常地不順利,沒想到最後還是發行了,而且除了全面改成3D風格的新作外,竟然連舊版2D捲軸類型的版本也被重製了。
說真的,3D版並不是多了不起的作品,不,應該說是很差才對。難度也很低,敵人的數目根本是以前的三分之一以下,很多時候根本像是在逛淡海的樣品屋一樣——完全沒人。這哪裡有什麼緊張感可言,我的憤怒都復活了。
最後只有預告看起來最有意思:
那這樣說來,所以2D的重製版就比較好嘍?很可惜地,也沒有。
雖然是2D捲軸沒錯,但人物模型還是3D的,導致角色移動上多了很多無謂的動作,速度感就這樣被拖慢了。
舉個例子,當主角甩出勾爪,晃蕩到前方時,2D重製版可以看到角色還會在空中扭腰拉桿的動作。是啦,這樣好像比較擬真,但請問你要玩家在遊戲過程中看幾萬遍拉桿呢?看久了也會煩呀,而且為了表現這些擬真的動作,讓整個甩爪——拉升——擺盪的連續移動變得很緩慢,完全是買櫝還珠的無謂設計。
有些經典還是讓它沉眠吧。希特勒復活過一次(而且我不確定遊戲中是不是真的復活了),已經夠了,不要再復活了。XD
延伸閱讀:
15分鐘全破的Speed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