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爆突擊隊專欄】開啟 TFPS 風潮的《Delta Force》

許多玩家認為《CS》是 TFPS(戰術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起源,其實這說法不正確。

開啟 TFPS 風潮的,是 1998 年的《Delta Force》和《Rainbow Six》。兩款各有特色,DF 以戶外開闊戰場為賣點,而 R6 則強調 SAS 式的建物反恐攻堅,兩款作品都對 TFPS 帶來深遠的影響。今天來介紹《Delta Force》。

《Delta Force》是由著名的載具模擬遊戲(SLG)開發商 Novalogic 所製作,一開始連 Novalogic 自己都不看好這款遊戲,沒想到 DF 系列後來成為這個廠商的最著名品牌,而且還持續推出續作,直到 2009 年左右。反倒是他們之前的拿手項目——載具模擬遊戲,逐漸式微,變成一種不太熱門的遊戲類型。

1998 年的《Delta Force》相較於當時的主流 FPS,有以下特色:

  1. 所有武器、裝備皆為真實世界存在的型號,沒有科幻兵器,也不會有非現實的武器表現(例如「火箭跳」)。其中,M82A1 反器材步槍是第一次在遊戲中亮相。
  2. 玩家攜帶的武器和道具數量較接近真實情況,儘管彈藥數量有點太多。以照片為例,一把 M4 卡賓帶到 20 個彈匣,其實蠻誇張的;一名特種部隊士兵大概帶到 12+1 個左右,如果是輕裝偵察任務,會帶得更少。
  3. 彈道計算。射擊遠距離目標時必須抬高修正,讓下墜的子彈命中目標。這個特性直到現在,也只有很少數的遊戲做到。
  4. 當時 FPS 遊戲主要以封閉空間的迷宮探索為舞台,而 DF 不但給予玩家明確任務目標,還把玩家帶到沙漠、山谷、叢林、雪原⋯⋯等開闊戰場。所以交戰節奏變慢,而且要花上不少時間趕路。
  5. 有路標設定。這點應該算是 Novalogic 的 SLG 特有的特色,由此也可看出當初《Delta Force》是被當成一款真實導向的模擬遊戲在設計。

儘管《Delta Force》是開創 TFPS 風潮的劃時代作品,但 DF 系列後來發展得不太好;無論是搶搭電影風潮外加娛樂導向的《Black Hawk Down》,以及重回老路線的《Delta Force Xtreme》,儘管在 Novalogic 迷之間都有很好的評價,但因為沒有帶來甚麼革命性的創新,所以都被更好的遊戲所超越。

尤其是在開闊戰場部分,EA 自家的《Battlefield》系列以及 Bohemia Interactive 開發的《Operation Flashpoint》(後來改為 ARMA 系列)成為此類型的主流作品。

但在我這個見證時代轉變的老玩家心中,《Delta Force》那迴盪在原野中的槍聲,以及下墜彈道命中目標瞬間的感動,我永遠不會忘記。

補充趣聞:

奧薩瑪.賓.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突襲刺殺,事後美國軍方在檢視他的遺物時,發現他的電腦內裝有《Delta Force Xtreme 2》,還有這款遊戲的操作手冊。至於他為什麼接觸這款遊戲?一般被認為是為了瞭解美軍特種部隊的行動模式,好加以「預防」。

現在看來,這種預防很明顯是沒用的。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