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只有這個國家敢向美國嗆聲,政權仍屹立不搖還連傳三代。這個國家的正式名稱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俗稱「北韓」。這麼一個窮兵、黷武、封閉、神秘的國家,就讓我們一起去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
勇闖北朝鮮之第69話:有機的喔!
這裡是接近平壤的地區,大約再過10分鐘的高速公路車程,就會看見平壤市區。
遠方的青瓦白牆建築,是傳統的朝鮮農舍。對照偏遠地方的農村,這些農舍外觀漂亮,也許是靠近首都比較有要求,也可能是樣板村之類的。
不過,重點是一望無際的田。打從一開始搭火車從中朝邊界的新義州進入到平壤,路上所見,皆是農田,鐵道旁、河川地、山坡上,只要是土地,幾乎都被種植了密密麻麻的農作物。
因為糧食短缺,土地就沒有休耕,地力也無法恢復,所以產量越來越差,變成惡性循環。此外,山坡砍伐成梯田,缺少樹木來水土保持,所以大雨一下,土壤流失並造成水患,真的不太妙。
朝鮮導遊曾自豪地對我們說,他們國家的農產品,沒有灑肥料,不會噴農藥,都是有機的。但真相可能是:沒錢買農藥、肥料。
因禍得福吧。


勇闖北朝鮮之第70話:綠油油的田埂
有一天,往板門店的道路在維修。不維修還好,一旦維修,車子要繞路,這一來,來往車程幾乎多了好幾個小時。
因為道路維修,所以在車子不多的朝鮮竟然會在鄉間小路遭遇塞車,卻也看到這一幕:朝鮮農民停下手邊工作在休息,順便看我們塞車;或是為了要看難得的塞車,所以放下農活順便休息?
看到了嗎?
雖然農田一片綠意,但產量不足,所以就連田埂也要拿來種菜。這種土地利用方式,大概在朝鮮才有機會目睹。別忘了,農民在朝鮮,是收入較低,生活相對困苦的階級。
過了一會兒,車隊開始移動。我在窗邊揮揮手,他們也笑著對我揮手道別,起身繼續幹活兒。


勇闖北朝鮮之第71話:統一大業
「各位貴賓,你們知道這個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的兩位女性,有哪裡不同嗎?」帶領我們的金姬導遊,在這裡停車問著我們。
我感覺這好像「大家來找碴」的題目,因為兩尊雕像看似相同,卻又有點差異。當時自己在烈日下仰頭觀察許久,回答說:「腰帶不一樣。」
金姬導遊聽了我的答案,笑一笑繼續說:「她們都一樣,是雙胞胎。一個是金姬,象徵北朝鮮;另個是銀姬,象徵南朝鮮。這代表我們兩方親如姊妹,雖然現在暫時分開,但將來統一後仍是一家人。」
我從導遊臉上,看出了堅定的眼神。




後記:
這個「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簡稱統一門。位於平壤對外的高速公路上,像城門似的,只要出入平壤,大概都會經過這紀念塔。
紀念塔是由身著朝鮮傳統服飾的雙胞胎姊妹,捧著類似徽章的圓形物所組成,徽章上面刻有整個朝鮮半島的地圖,象徵統一大業。
而下方這條公路,名稱是「統一大道」,可直接通往南北警戒線的板門店,過了板門店的停戰線,就是南韓了。
勇闖北朝鮮之第72話:平壤街頭實錄之一
從統一大道,經過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之後,便進入平壤市區。導遊說不能拍窗外,所以我錄下的這些片段,得之不易。
平壤人口326萬,面積是台北市的11倍大,換算後,人口密度僅約為台北市的1/10。因此在這都市,感覺很寬敞,沒有壓迫感。而且綠化很漂亮,都市有規劃。
這是事實,不用看扁它。也希望我們台灣不是夜郎,不要無故而自大。